
笔者注意到,此番触发超募的是科创板第二股睿创微纳和第三股天准科技,两家公司原本分别拟募集资金4.5亿元和10亿元,若发行成功,预计分别募集资金总额12亿元(净额11.34亿元)、12.34亿元(净额为11.33亿元)。有观点认为,“资金超募会对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形成挑战,从过往经验看,上市公司资金超募,尤其是严重超募,会导致大量资金被闲置,最终被用于买房买理财”。
上海证券交易所二○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责任编辑:王涵原标题:整形美容“套路多” 一不小心就中招 秋冬季一直是整形美容旺季,与此同时,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接到涉及医美整形类的纠纷投诉也明显增多。由于不少求美者急于变美,甚至对医美项目知之甚少,很容易被“套路”。 >>案例一 贷款隆鼻 说好每月还2000多元 结果第一个月就扣款8000元 去年8月,吴女士在西安南门外珠江时代广场一家医疗美容门诊部做隆鼻手术时办理了美容贷款,“店方当时说没有利息,每月还款2000多元,没想到第一个月就扣了我8000元。” 吴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自己当时去该美容院咨询隆鼻,工作人员向她推荐进口硅胶假体,报价8.9万多元。“当时我只有4万元,工作人员就说可以帮我办理美容贷款,还没有利息。”吴女士在工作人员要求下,提供了身份证和手机号,对方很快为她办理了4.9万元贷款。做完隆鼻手术后,开始还贷时,吴女士才发现,每月扣款并不像工作人员所说的“没利息,每月只还2000多元”,而是扣了8000多元,“到店里交涉,接待我的工作人员只说会向相关经手人反映,一直没有给我处理。”11月初,吴女士相继向卫计委和媒体反映,经多方协调,该医疗美容门诊部承诺,由他们承担吴女士所有的贷款,包括已从吴女士银行卡内扣除的2万多元。但直到现在,吴女士仍未收到对方的退款。 记者走访:医疗美容门诊部已暂停营业 11月22日,华商报记者从吴女士与该医疗美容门诊部签订的《附加协议情况说明》上看到,吴女士的贷款分别从天津及上海两家金融服务公司办理,总金额4.9万元,其中一家公司确实为无息贷款,但另一家贷款金额2.9万元,需偿还总金额为33699.41元。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医疗美容门诊部,发现门诊部大门紧闭,上面贴着“内部管道维修暂停营业”的字条。据同层一商铺的工作人员称,11月21日起该医疗美容门诊部就没有营业了。 记者从卫生部门了解到,早在10月29日,该美容门诊部因《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评审不合格,按照规定,暂缓校验期内不得擅自诊疗。 针对吴女士的退款问题,11月23日,华商报向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函咨询。 记者调查:美容整形机构大多可贷款 华商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西安不少医疗整形机构,包括手机上的医美App,几乎都可以贷款,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偿还医疗整形费用。 整形贷款具体如何操作?在西安高新区一家医美机构,记者借口想咨询鼻综合手术,但钱款不够时,咨询师当即表示,可为记者办理美容贷款,“绝对安全可靠。”对方还称,在这里贷款做整形手术零首付,可选择3、6、9、12期分期付款且都没有利息。记者追问除利息外还有没有其他费用时,对方表示,“每一期还款时有8%左右的手续费。” 西安某大型医美机构经营主管告诉华商报记者,很多来医院做整形的女性,尤其是20岁出头还没有经济实力的女孩,因为高昂的费用犹豫时,工作人员都会向她们推荐分期付款。“整形机构帮客户从贷款平台贷款后,款项全部打到整形机构,之后客户再分期把钱还给贷款平台。但有些整形机构在拉客户时,完全不考虑求美者的偿还能力,或者承诺的贷款利率与实际不符,后期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相关提醒:美容贷款整形后遇纠纷咋维权 贷款美容后出现纠纷,求美者想要维权,首先应确认自身哪些权益受到了侵害,如果是整形技术问题导致的人身损害,或医疗美容服务的具体项目和金额发生的纠纷,可先与整形美容机构进行协商,协商过程中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法院起诉,向整形美容机构主张损害赔偿。如果在与贷款机构之间的借贷关系中存在欺诈,可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主张该借贷合同无效。 >>案例二 割眼袋手术出问题 美容院要求患者签“保密承诺” 今年3月,市民王女士在西安城东一家整形医院花费6000多元做了吸脂祛眼袋手术,但术后半年多,伤口迟迟没有愈合好,找到院方时,对方答应退费,但要求王女士签订一份“保密承诺”。 王女士称,做完手术后,右眼下眼睑往下刀口里面有硬结,像眼袋一样鼓出来,“刚开始他们说多热敷就能好,但都半年多了,还是没有变化。”让王女士更气愤的是,自己去医院交涉,对方答应退还所有费用,但拿了钱,以后再出现任何问题,都跟医院没关系,并且不得再针对此事向卫生部门和媒体投诉。 律师观点:医院无权要求患者“封口” 对于该“保密承诺”,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耀华表示,医院要求患者在拿到退款或补偿款后,“再出现任何问题,跟医院没关系”的承诺,他认为是有效的,“这相当于是侵权责任之后达成一个赔偿协议,患者签字拿钱后,就视为你放弃这个追究的权利。”但医院要求患者不得向行政主管部门或媒体投诉的要求完全不合理,“整形机构没有权利约束患者不得投诉。” 针对这一问题,华商报已向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函咨询。 >>案例三 花18800元做线雕没效果 美容院只给退7000元 原本想隆鼻,却经不住整形医院几名咨询师的宣传,转而花18800元做了面部线雕,发现做完没效果要求退款时,对方只答应退7000元。 9月24日,市民谢女士到西安南二环一家美容整形医院咨询隆鼻手术,却在几名咨询师的建议下,做了面部线雕,“好几个人围着我,说面部线雕做完皮肤会变得特别好,脸会变小,还能抵抗衰老。”经不住诱惑,原本打算咨询隆鼻的谢女士很快交了18800元,当天就接受了中下面部的线雕术。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除了疼痛难忍外,术后一个多月,并未看到脸上有丝毫变化,“皮肤没有变化,脸也没有小。”谢女士找到该美容整形医院咨询,工作人员让她再等等,可等了快一个月,谢女士还是看不出啥变化。“受了疼不说,还没效果,我要求他们退钱,他们开始只答应退4000元,后来我投诉媒体后,才又答应退我7000元,但这7000元到现在也没拿到手。” 记者走访:院方称退款到账需等待 11月23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该整形医院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谢女士的退款已打过去了,“但我们是对公账户,到账时间会长一些,希望谢女士耐心等待几天。” 就谢女士退款一事,华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华商报记者 马群 文/图
方案要求,优先安排医疗防疫机构、防疫药品、用品、药械等生产经营单位,保障城市公共事业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经批准的重大工程以及重要国计民生相关企业等方面从业人员返回。对于其他人员安全有序返回,根据延迟开工开业开课的统一部署,再适时安排。同时要求,强化过程管控,返回人员应当是没有发热、干咳、气喘等症状的身体健康人员。返回后必须做好为期14天的健康监测。
这场危机的根源是,在线电商增长遭遇天花板,一二线城市换机潮结束向三四线转移,还没有做好应对的小米被OPPO和vivo(下称OV)打得措手不及。OV和小米代表了两套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小米主张高效率,砍掉一切可砍掉的成本,不屑做线下层层加价的渠道模式;OV拥有庞大的线下体系,数十万家线下门店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乃至乡镇,这让它抓住了机会。
多名高管拟减持截至7月13日,张亮本人仍处于被质押状态的股份数量为16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23%,按照成交均价26.37元/股粗略估计套现千万,其所增持的2万股所花费资金还不到这些质押套现金额的零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7月9日,华铭智能发布减持预告,股东张金兴、副总经理陆英和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蔡红梅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85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62%)、24.5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18%)、24.5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18%)。
根据报告,过去一年的美国,枪支暴力、家庭破裂和性侵事件充斥在各类新闻报道中。15岁至21岁之间的青年人对上述话题也越来越直言不讳,其中性骚扰和枪支暴力是该年龄段人群主要的压力来源。美国年轻一代最有可能是各个年龄段中精神状态最不佳的一群人,更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